更多平台注册www.fc88995.com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华美平台:公募漂亮50已炒至65倍PE!机构推演抱团股瓦解情形 中小市值迎机会?

发布日期:2021-01-30 17:39:38 浏览次数:

华美平台:公募漂亮50已炒至65倍PE!机构推演抱团股瓦解情形 中小市值迎机会?

公募漂亮50已炒至65倍PE!机构推演抱团股瓦解情形 中小市值迎机会?

  提起目前基金的火爆程度,常常用“出圈”来概括。与此同时,A股两年气势如虹的牛市,核心资产估值持续攀升。近日公募基金前五十大市值重仓股估值平均已超50倍了,不过本周一些机构抱团股被浇了一瓢冷水,股价出现大跳水,把大盘也拉了下来,如宁德时代、海康威视、隆基股份、立讯精密、恒力石化等。市场也开始担忧起来,毕竟谁也不想站在山岗上,成为最终的接盘侠。

  回顾10多年来机构抱团的现象,有券商认为,如果将2005年以来的行情划分出3段资金抱团区间: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2019年2月至今。2007年10月蓝筹股呈现的泡沫行情,2008年A股的买啥跌啥,依然在很多投资者心中留下了一道伤痕。历史会不会重复上演?本轮机构抱团与以往有何不同?核心资产估值是否高得离谱?机构抱团何时会瓦解?而美联储2021年“首秀”按兵不动;从周一到周四,我国央行4天累计净回笼5685亿元。2019年以来的结构牛是否还将持续?大蓝筹之中,是否将出现“高低切换”?哪些低位蓝筹值得关注?

  不同以往的机构抱团

  毫无疑问,当前A股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抱团”特征,即机构投资者投资范围集中在相对少数的核心公司之中,且持股集中度有越发集中之势。

  尤其是2020年,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再度被印证,并被持续加码。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基金公司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市值已在3.7万亿元之上,超过了北向资金和保险资金,成为A股市场的主力机构,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对此,深圳某基金经理则是认为,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史可以发现,所谓抱团持股是市场在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后对于确定性的追求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当前市场的板块性行情更多的是绩优核心资产独立牛市的体现,并非过去的单纯的‘机构抱团’。”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王德伦指出,以A股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前50的个股和陆股通持股市值前50的个股作为整体来看,可以发现这些A股龙头在ROE、利润率、业绩增速等方面显着优于沪深300指数。并不是因为机构抱团了这些标的而吸引市场资金持续流入,而是因为这些核心资产无论是在国内来看,还是在国际范围来看,业绩和配置价值都比较突出,才能够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进而呈现出一定的集中持股现象。

  回顾10多年来机构抱团的现象,东兴证券认为,如果将2005年以来的行情划分出3段资金抱团区间,分别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2019年2月至今。进一步分析,东兴证券研究发现前两次抱团起始的特征:起于经济向好+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经济角度,2006~2007年处于经济繁荣的时代,2007年是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实际GDP增速达15.0%,创下前后27年的新高水平;2016年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走高(从74%上升到78%),周期行业净利润大幅提升。这两次抱团的终点都在经济增速顶部+流动性收紧的宏观环境下出现。经济方面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起GDP增速连续下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速下行。流动性收紧的过程是,由于宏观经济开始走向复苏,流动性自2006年4月开始由宽松向中性转变;2018年强化金融去杠杆,流动性环境明显收紧。

2012年以来基金重仓指数持续跑赢大盘

2012年以来QFII重仓指数持续跑赢大盘

  天风证券刘晨明则是指出,本轮机构抱团持股背后的逻辑来自于核心资产稳健的基本面与估值逻辑变迁、公募基金发行和核心资产之间的正向反馈。一方面,核心资产拥有稳健的基本面,抵御风险能力较强,而且受益于外资流入后估值逻辑变迁(类似PEG的估值逻辑切换为类似DCF的估值逻辑),这也使得其拥有更好的流动性和确定性溢价,头部资金更加偏好。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的公募发行规模趋势性提升与核心资产的正向反馈也是重要原因。这一正向反馈在过去一年被不断强化:基本面稳健的核心资产跑赢市场→持有这些核心资产的公募基金跑赢指数→个人投资者申购领先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尤其是头部基金经理)2020年发行规模快速上升→进一步为这些核心资产带来增量资金。